汽车物流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系统工程,涵盖了从生产下线到最终交付给消费者的全过程。专业的物流管理能够确保运输效率与成本控制的最佳平衡,同时保障汽车在物流过程中的品质不受损害。汽车的独特性及其对物流条件的高要求,决定了汽车物流具有以下显著特征:
(一)物流专业性
汽车生产零部件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不同车型、不同配置所需的零部件各不相同,其个性化需求多样、生产计划波动性大等特点,促使汽车物流企业需要根据客户的具体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物流解决方案。
(二)环节协同性
汽车物流涉及到汽车整车生产企业、经销商、运输企业、零售企业和终端消费者等多个参与者及环节,各参与者间业务、信息等协同要求较高,如供应商需根据整车厂生产计划进行JIS同步物流,整车厂需根据4S店等销售终端定制化需求制定生产计划。
(三)设备特殊性
企业承担汽车物流业务,对自身的硬件设备要求极高。为商品车在流通各环节中免受刮擦、碰撞、腐蚀等损害,必须使用专业的汽车运输架、防护垫以及紧固件的轿运车及与之匹配的物流信息系统。
03汽车物流发展趋势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汽车物流企业高速发展,行业呈现多元化、数字化、智能化、定制化的发展趋势。
(一)从单一销售方式向多元化销售转变
顾客作为物流服务模式构建的轴心,其需求的多样化与复杂化直接驱动物流服务模式的重塑,打破传统汽车销售的场景限制,改变传统销售模式中价值转移的一次性交易行为,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汽车销售和售后服务体验,解决传统上以4S店为主的传统汽车销售模式中模式单一,租金和人力成本较高等痛点。
(二)从传统管理方式向数智化方向升级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5G等数字技术,持续推进自动化整车厂建设、数字化区域匹配中心、交付中心建设、运输设备全流程追踪、运输配送环节信息化建设,提升以用户为中心的定制化生产能力和精准化物流配送能力。
(三)从单一公路运输向多式联运发展
以贴近消费终端为发展方向,发展“干线+末端云仓集散配送+最后一公里”的物流模式,将原来的B端模式变为C端模式,新车由整车厂总库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将最后一公里物流、城市配送与干线公路(水路)运输相结合,提高物流效率与响应速度。
|